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全体眼科、耳鼻喉科医学工作者,宗旨在于促进国内外眼、耳鼻喉科领域内重要科研成果的交流,加快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为临床工作者总结经验和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学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42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7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420
  • 国内刊号:31-18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家系性萎缩性鼻炎1例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倾向于多种内、外致病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部分学者认为该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1].我们曾遇一家三代26人中有7人发病,报道如下:......

    作者:张铁松;林建云;高映勤;赵生全 刊期: 2003- 04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视网膜缺血损伤中的应用

    许多研究发现组织缺血损伤与细胞内钙超载有关.随着对钙通道特性及钙通道阻滞剂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钙通道阻滞剂适用范围正从心脑血管疾病向其他领域扩展,它在眼科领域的研究正在深入.钙通道阻滞剂在视网膜缺血性损伤方面的保护作用目前正在研究,并已取得一些令人关注的结果,现将其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彤;赵建峰;刘建宗 刊期: 2003- 04

  • 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患者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声门上喉癌临床N0患者可出现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如何对这些隐匿性颈淋巴结进行预测已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本文就各种预测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胡颖;周梁 刊期: 2003- 04

  • 面神经手术(耳显微外科〈十五〉)

    面神经全程均可手术是今日面神经外科的主要标志.面神经疾病的放射诊断,电功能试验和听力学有关部分也随手术需要平行发展,使临床医师能更精确地分析病因,确定病变的部位和估计预后.......

    作者:王正敏 刊期: 2003- 04

  • 耳影像学与临床(四)

    从本期起,将讨论冠状位颞骨CT的解剖标志,结合解剖标志提示其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气化程度不一,颞骨的气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颞骨岩部,颞鳞部或延伸至颧部.因此颞骨或乳突的病变也会向这些部位迁延.观察冠状位颞骨CT,应该包括颞骨岩部及颧部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发现中耳、内耳,内听道病变,也可以观察到颞骨相关的侧颅底病变.......

    作者:迟放鲁 刊期: 2003- 04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临床体会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急症之一,及时正确处理使泪道恢复生理功能,若处理不当,将给患者造成长期溢泪.我科自1994年以来共进行了28例泪小管吻合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华忠;徐文生 刊期: 2003- 04

  • 圈套器在会厌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科自1999年7月起应用鼻息肉圈套器切除会厌囊肿2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3例中男19例,女4例,年龄38~63岁,平均47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其中15例于间接喉镜下切除,8例于直接喉镜下完成手术.......

    作者:于志良;王卫卫 刊期: 2003- 04

  • 巩膜裸露区烧灼加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基层医院眼科中占居着重要的比例.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常规手段,但术后复发率高达30~69%[1].1999~2001年间,笔者采用裸露区巩膜烧灼治疗联合丝裂霉素C(MMc)一次应用治疗21例2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灵锟 刊期: 2003- 04

  • 咽鼓管给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8例

    我科收治3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8例(11耳)经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全部使用纤维内镜结合硬膜外导管经咽鼓管口行咽鼓管通气灌药;同时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云;单伯仪;管志江 刊期: 2003- 04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联合药物治疗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数是病毒性,特别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发病率已居角膜炎的前列,其病情顽固,易于复发,对视力损害甚大.一年来,采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简称bFGF,商品名贝复舒)和无环鸟苷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流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