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全体眼科、耳鼻喉科医学工作者,宗旨在于促进国内外眼、耳鼻喉科领域内重要科研成果的交流,加快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为临床工作者总结经验和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学术交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420
- 国内刊号:31-18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兔眼真菌性角膜炎预后观察的实验研究
王旭;张华;王玉;夏信昌;王峰;温方红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转归,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探讨兔眼角膜在感染真菌后的自然病情转归的特点.方法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作成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成模后不用任何抗真菌治疗.每天观察兔眼角膜结膜的改变,分别记录成模后不同时间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和混合充血的情况,同时行菌丝涂片检查.分别于感染后3、7、15、30 d时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回顾分析了35例人真菌性角膜炎患病后治疗过程和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并与兔眼进行比较.结果兔眼感染真菌后初期出现角膜溃疡,并伴有前房炎症反应.第7天开始形成角膜新生血管,病情开始转向稳定,15 d后有好转趋势,到第30天时病情明显好转终达到自愈,仅留下角膜白斑.第30天时真菌菌丝消失.人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时间明显晚于兔眼(生存率分析,P<0.01).结论兔眼真菌性角膜炎的转归与人眼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有自愈的趋势,可能与新生血管的长入时间不同,及眼表环境受药物影响有关.从而提示角膜新生血管长入对真菌生长可能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在未明确角膜炎症的性质前,应注意慎用激素和抗生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