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全体眼科、耳鼻喉科医学工作者,宗旨在于促进国内外眼、耳鼻喉科领域内重要科研成果的交流,加快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为临床工作者总结经验和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学术交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420
- 国内刊号:31-18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外周性眩晕前庭功能检查时机的选择
王璟;余菁;顾峻
关键词:眩晕, 前庭功能, 检查, 鉴定, 时机
摘要: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检查和鉴定的适宜时机,并了解前庭功能损伤及恢复的过程.方法 收集眩晕急性发作后2周(症状消失)的患者,进行常规听力学(纯音测听、声阻抗)、前庭功能[视频眼震电图(VNG)、计算机动态姿势图(CDP)、颈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cVEMP)]和影像学检查[CT和(或)MRI].排除中枢神经病变,且此后4周(即急性发作后6周)无急性发作的患者,再次行前庭功能检查.比较在不同检查时期各项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急性发作后2周的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比急性发作后6周有更多的阳性发现.在VNG的温度试验、计算机动态姿势图的重心稳定极限,以及cVEMP的反应阈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眩晕疾病急性发作后的前庭损伤是能够改善的.急性发作后2周行前庭功能检查可以获得更多的阳性结果.但对于前庭功能损伤后的伤残评估及鉴定,至少要在急性发作后6周才能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