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全体眼科、耳鼻喉科医学工作者,宗旨在于促进国内外眼、耳鼻喉科领域内重要科研成果的交流,加快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为临床工作者总结经验和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学术交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420
- 国内刊号:31-18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2~15周岁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研究
文惠园;姚静;沈阳;瞿小妹
关键词:屈光, 儿童, 青少年, 睫状肌麻痹, 调节反应
摘要:目的 通过对2 ~15周岁儿童、青少年进行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屈光检查,探讨在不同年龄组以及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屈光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研究入选本科屈光门诊就诊儿童、青少年894例[平均年龄为(7.3±2.9)岁;男性462例、女性432例].睫状肌麻痹前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包括球镜(DS)、柱镜(DC)和等效球镜(SE)],睫状肌麻痹后采用电脑验光联合检影验光再次测量双眼屈光度.所有病例右眼纳入统计分析,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采用Wilcoxon分析,年龄和屈光状态对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量的影响采用混合线性模型Bonferroni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睫状肌麻痹后DS(Z=-24.082,P<0.001)、DC(Z=-10.795,P<0.001)和SE(Z=-24.850,P<0.001)均较睫状肌麻痹前发生显著的远视漂移.DS和SE变化量均受患者年龄(F=10.967,P<0.001;F=9.786,P<0.001)、屈光状态(F=56.864,P<0.001;F=56.292,P<0.001)及年龄×屈光状态的交互影响(F=2.121,P=0.014;F=2.009,P=0.021).进一步分析发现,2~4周岁儿童睫状肌麻痹后DS和SE远视漂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ost hocP值均<0.05).远视患儿睫状肌麻痹后DS和SE远视漂移量显著高于正视和近视患儿(posthoc P值均<0.01).年龄(F =2.048,P=0.106)、屈光状态(F=1.341,P=0.253)及年龄×屈光状态的交互效应(F =0.479,P=0.927)对睫状肌麻痹前后柱镜屈光度变化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15周岁儿童、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DS、DC和SE变化差异显著.DS和SE变化受年龄和屈光状态影响,且年龄越小和远视SE越高的患儿,睫状肌麻痹后远视漂移越明显.年龄和屈光状态对睫状肌麻痹前后柱镜屈光度变化影响不明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