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全体眼科、耳鼻喉科医学工作者,宗旨在于促进国内外眼、耳鼻喉科领域内重要科研成果的交流,加快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为临床工作者总结经验和提高业务水平提供学术交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42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7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6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420
  • 国内刊号:31-187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异位性皮炎伴发双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1例

    患者,男,2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4年,加重6个月来院就诊.患者出生4个月起被诊断为异位性皮炎,经常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治疗.3年前出现双眼角膜炎,因右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曾行羊膜移植术.......

    作者:沈玺;徐格致 刊期: 2006- 01

  • 异物包裹性会厌囊肿1例

    患者,女,43岁.以反复咽异物感7个月入院.于7个月前因进食水煮活鱼后感咽喉部刺痛不适,多次在外院就诊,刺痛不适逐渐缓解,但咽异物感持续存在.病程中无咳嗽、血痰、气促等症,进食和发音正常.......

    作者:廖绍辉 刊期: 2006- 01

  • 鼻腔异物存留1年误诊1例

    患儿,女,5岁.因左鼻腔反复流浓臭涕1年而就诊.既往无流鼻血,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鼻炎或鼻窦炎,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稍好转,但过几天后又复发,反复发作.检查:外鼻无异常,左侧总鼻道与下鼻道之间有一团暗黑色异物,质稍硬,周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有明显的臭味,右鼻腔无异常.追问病史,1年多前患儿在吃甘蔗时曾自己把甘庶块塞进鼻腔,因无明显症状而未予注意,也未就诊,10多天后出现左鼻腔流脓鼻涕,并有......

    作者:陈善凤 刊期: 2006- 01

  • 自发性食管穿孔合并肺脓肿1例

    患者,男,24岁.因暴饮暴食后半小时突感右上腹剧痛,放射至右侧肩背部,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呼吸时疼痛无明显加重,亦无吞咽痛及吞咽困难.发病2h入院.6d前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肌肉注射青霉素治愈.入院检查:体温:37℃;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

    作者:王燕;李轶;刘颖 刊期: 2006- 01

  • PET(PET-CT)在头颈部肿瘤诊疗中的作用

    PET是近年应用日益广泛的集影像与功能诊断为一体的诊疗工具.本文就PET在头颈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做一综述.......

    作者:王胜资;李骥;罗道天 刊期: 2006- 01

  • 虹膜色素上皮自体移植的现状及展望

    随着对虹膜色素上皮(irispigmantepithelium,IPE)细胞形态及功能研究的深入,IPE细胞有望取代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nm,RPE)细胞用于自体移植,从而避免了异体RPE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自体RPE取材困难的问题.本文就IPE细胞生理功能和IPE细胞移植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艳;罗敏 刊期: 2006- 01

  • Fas、FasL及Bcl-2基因家族凋亡相关基因与鼻息肉

    鼻息肉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许多研究表明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2家族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这几个凋亡相关基因与鼻息肉发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作者:袁海;马志红;陶格陶呼;苏秀兰 刊期: 2006- 01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眼科常见的致盲病因之一.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措施等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改进,尤其是在治疗上的新观念.现本文将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邹红;黎蕾 刊期: 2006- 01

  • 耳影像学与临床(十九)

    图132、133主要特点仍然位于耳蜗的中旋和底旋平面,位于耳蜗内侧呈半环状的是耳蜗的中旋,耳蜗中旋的外侧圆团形结构是耳蜗的顶旋.由于耳蜗内为不流动的淋巴液,T1加权时为中低密度阴影,不易辩认,在T2加权时为高信号阴影,具有螺旋状结构.......

    作者:迟放鲁 刊期: 2006- 01

  • 岩尖和侧颅底手术(耳显微外科《三十》)

    岩尖和侧颅底手术岩尖和侧颅底手术是耳科、头颈肿瘤外科、神经科和放射科等学科综合的成就.岩尖和侧颅底解剖复杂,误损重要构造有致命危险.长期来被视作手术禁区.该区病变的临床表现特殊,尤其在早期常很隐匿,诊断也比较困难.CT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引进促进了岩尖和侧颅底外科的发展.以往难以确诊和治疗的岩尖囊肿、斜坡胆脂瘤、颈静脉球体瘤和侵犯侧颅底的恶性肿瘤等今日已能获得较好的解决.岩尖和侧颅底手术成为耳显微外科......

    作者:王正敏 刊期: 2006- 01